嘉峪关公安:深耕“旅游警务”筑牢景区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3-04-14 18:05:40 来源:嘉峪关市公安局

近年来,嘉峪关市公安局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全力构建“零距离服务游客、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化化解矛盾”的旅游警务新模式。

多方联动

筑牢景区安全屏障

“满满的安全感!警察叔叔就在我们身边,心里感觉特别踏实!”这不仅是嘉峪关市民的真实感受,也是外来游客的切身体会。

嘉峪关市公安局推动建立“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旅游联合执法机制,立足旅游景区治安形势,每日由派出所民警组织专职巡防队伍和景区保安队员开展常态化巡逻,进一步推进景区“大巡防”机制和应急处突机制一体化建设,全面加强对景区及周边环境的巡逻防控工作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同时充分发挥景区警务室工作前置的优势,不断健全“受理、调查、移交、反馈”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涉旅警情处置“桥头堡”作用,把警力部署到游客众多时段、防范薄弱时段和便民服务时段,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实现旅游警务由点到面的覆盖,及时处理游客报警求助与矛盾纠纷化解,会同文旅、运政、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整治黑车、黑导等涉旅乱象,加强景区安全隐患排查,为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治安环境。

开门纳谏

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近期驴友多,夜晚车辆多,景区的治安和交通问题要重点关注。”“帐篷游客的篝火娱乐会影响民宿游客,但村里管不了。”一场涵盖问题收集、疑难会诊的旅游警务民情会在文殊派出所警务室召开,文殊镇乡村两级干部代表提出一个个在具体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旅游警察边倾听边记录,并不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开门纳谏、服务前移,零距离服务游客,实打实助力全域旅游。”嘉峪关市公安局根据全市景区分布特点,在全域建立布岗定责“一网整合”、搭建平台“一网联动”、旅游警务“一网融入”旅游警务阵地布建,第一时间解决好旅游纠纷、咨询求助等工作,定期召开旅游警务民情会,破解各类旅游疑难杂症,全面营造良好的旅游治安环境。

嘉峪关市公安局还坚持科技引领,在景区引入前端智能识别技术、建设后台分析处理云平台,链接公安视频专网,创新智慧安防视频大数据,形成景区内外人、车、房、事等静、动态信息库,实时掌握景区内外“人车指数”“气象指数”,实行“假日旅游”等级响应,促进旅游警务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视角智能警务防控网。同时,还开通一键报警装置、二维码扫码报警等通道,即时传递、一键响应、快速处置的旅游警务响应链,为游客畅游嘉峪关保驾护航,确保广大游客人身、财产安全。

快捷高效

搭建“暖心警务”平台

“我们通过即时上传工作群、联系沟通、快递送达等方式,解决游客丢失证件的燃眉之急。”在旅游警务警务站,新城派出所民警正在联系丢失身份证的游客,“每天景区都有这些额外‘收获’,当收到失物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失主。”第二天,已在外地的游客便收到嘉峪关民警快递来的身份证。

为了给游客提供便捷暖心的优质服务,嘉峪关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引导执勤民警树立 “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思想意识,定期对景区执勤民警进行接处警规范、涉旅法律法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民警执法执勤能力。在景区景点设立流动警务服务车、固定警务咨询服务站,为广大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景区寻人、失物招领、气象信息等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为有急事、难事的游客开辟“绿色通道”,大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旅游软环境。健全警务公开、检查督导等内外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开门评警”,确保对群众反映的旅游警务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做到服务群众无死角、全覆盖。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